领读|江徐
(资料图片)
十点人物志原创昨天,我们读到的是王小波的留学生涯。刚到美国时,因为语言和经济问题,王小波有段时间去餐厅打工以维持生活。自从遇见著名学者许倬云后,他确立了人生方向,也坚定了从事文学创作事业的决心。再聪明的人,得遇高人指点,会少走很多弯路。
回国之后,王小波是如何成为自由撰稿人的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在北大当“维修工”
1988年,王小波和李银河从美国回到北京,积极联系接收单位。
李银河曾师从著名学者费孝通,又是海归博士,在学界已有一定影响。作为引进人才,她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为国内首批文科博士后。
王小波虽然出国留学,但他本科学的是商品专业,出国后又学过计算机,也有匹兹堡大学的文科硕士学位。
他本想回人民大学,但没有合适接受的院系,就随李银河来到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下属的中国研究与发展中心。
虽然被确认为讲师,但极少给他安排课程,更多是负责机房的调试维修,及社会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工作。
开会时,领导在上面讲话,大家死气沉沉没有反应,他会冷不丁冒出一两句,大家哄堂大笑,搞得领导很尴尬。
为此,他对朋友沮丧地说:“我现在没去成人大,在北大帮闲,觉得很没劲。”
有了闲暇,他会去租书店租武侠和“色情”小说打发日子。到了晚上,才开始“乱写些东西”。
对国内高校行政化管理方式,王小波也感到难以适从,加上个性狷介,在当时的高校圈混得并不如意。为此,他曾想去卖计算机,搞软件设计,甚至还想过下海办出版社。
这段维修工式的大学教师生活,在《万寿寺》《我的阴阳两界》等小说中都有所反映。他还曾在杂文中,对李银河评教授考职称外语的事情加以善意的嘲讽。
直到1991年,经朋友引荐,王小波调入人民大学会计系担任讲师,整体处境总算有所改善。
在人大会计系,王小波被分配在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主要负责电算化教程和会计方向的英语。
这个时期的王小波,曾想在会计学方面做一些努力。为此,他曾和同事合作,为北京煤气工程公司开发管理软件,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回到人大,他和同事们的关系还不错,闲暇之余一起去龙庆峡游玩,和大家打扑克时非常投入,郊外的大蚊子在身边飞来飞去,他却浑然不觉。
王小波对同事和朋友都很真诚,颇有水浒风范。有一次,朋友张晓拜托他帮助一位蒙冤入狱的朋友。
他二话没说,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陪着找人,被大雨淋成落汤鸡也没有怨言,反而乐呵呵地开玩笑给朋友打气:“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好好写,将来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你的”
1991年,在许倬云的推荐下,王小波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获得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这对他是极大的鼓励。
这篇小说,王小波从二十岁开始写,将近四十岁才完篇。期间修改过几十遍,甚至为了改稿的事差点和别人翻脸。
对这部作品,他不无骄傲地说:“这篇小说我的宠儿。”
1992年,为专事写作,王小波决定辞掉公职。
那年九月的一天,王小波坐在沙发上,双手捧着脸,向全家人宣布这一决定时,母亲担心地问道:“如果辞掉公职,将来你如果生病,怎么办?”
他淡然而坚定地说道:“如果人总是瞻前顾后,就永远不可能做成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姐姐王小芹最佩服这个兄弟的地方在于,他能够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投入一项非功利事业。
幸运的是,妻子李银河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她毫不隐晦地对王小波的写作才华给予肯定和赞美,还半开玩笑地鼓励他:“好好写,将来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你的。”
写作之余,为协助李银河进行同性恋课题,进行田野调查,除了约谈当事人、上门采访,他也会去到一些同性恋者聚会场所。
在王小波的追悼会上,除了亲友、文学和学术界名士、一些素昧平生的读者,还有一群面带悲伤、神情怪异的男人,也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主持治丧的人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同性恋调查的受访者。在当时尚属保守的社会氛围中,大家对同性恋者避而远之,或者嘲笑批判,而王小波给予他们尊重。
因此,领头的男子感慨地说道:“小波先生是个好人,他把我们当人!”
1988年到1997,是王小波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生涯。留学归来的他,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脱离公职的自由撰稿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小波既是20世纪90年代文化的产物,也是80年代启蒙文学的继承者。
他以“减熵”的姿态逆流而上,以犀利的杂文和文学行动干预公共事务。
比如,关心北京的环境问题,对脏乱差提出批评。又比如,对科学与特异功能的辩论、对同性恋的研究、计算机互联网这些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独到的剖析。
他用黑色幽默的笔触,表现集权思维下人性的变异与荒诞,张扬个人的尊严、自由、智慧和爱。
短短九年,他创作出近百万字的小说、杂文、剧本,用激情燃烧的生命,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留下特立独行的背影。
最后的“文化英雄”
辞职后,王小波基本待在家靠写作维生。
他和李银河最初回国时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哥哥王小平赴美后留下的一套两居室的旧房子里。
写作之余,王小波没有放弃对电脑的爱好和钻研。他发明了一套DOS系统下的汉字输入法,在微软的汉语软件开发前,这套根据调整汉字字模发生器制作而成的输入法,比当时大部分汉化软件先进得多。
当时,王小波是少数利用电脑创作的作家,他交给编辑的往往不是手写的文稿,而是打印稿或者软盘。他还配合小说写作,开发了一些多媒体效果。
他关于电脑方面的各种创意,让还在清华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外甥姚勇佩服不已。
王小波和这个外甥很合得来。学校一放假,姚勇就回来找舅舅聊天,他特别喜欢舅舅的小说《黄金时代》,曾将这篇小说打印出来,让同学互相传阅。
当年,姚勇和几位同学组建了摇滚乐队“水木年华”,并开始参加演出。他一度想退学,以搞音乐为生。
王小波劝导说,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必须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做及格,才能有下一步的发展。读书就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上了一个台阶,才能寻找其他想法。
姚勇把辞职在家写作的舅舅当作偶像。在舅舅的劝说下,姚勇最后坚持读书。
1992年的王小波,对当时的文坛而言,是一个十足的“怪胎”。
他生前声称,自己曾收到过很多谩骂性的退稿信。
他笔下的知青故事缺乏我们熟悉的豪迈理想主义和悲壮风格,而日常生活又没有我们熟悉的暧昧琐碎和物质至上。
他笔下的历史传奇,像科学爱好者的无厘头想象。而他笔下的性,写得惊世骇俗,汪洋恣肆,却又干净坦白,强大无比。
接受这样一个“怪胎”,对中国文坛秩序而言需要时日。
到底是什么动力,促使人到中年的王小波奋起写作的呢?
对此,《王小波传》中写道:
“除了对文学的热爱,对经济自由的向往,恐怕还有读衰老的恐惧,及因时间流逝所感生出的对‘创造’的急迫需求。”
他不想再‘受捶’,他似乎本能地感觉到时间已不多,需要对这个无聊、无趣、无爱的世界,这个让他狂怒、让他绝望、又让他留恋的世界,进行一次决绝反击,一次‘有尊严’的了断。”
这本书的作者房伟认为,王小波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崛起的传媒与公共知识分子共同打造出来的最后的“文化英雄”。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王小波成为自由撰稿人的境况。刚从美国回到北京,他在北大帮闲,负责机房调试和维修。后来调去人大,担任讲师。
没多久,王小波辞掉公职,成为自由撰稿人,在家专事写作。就算得不到家人支持,就算看不到希望,他还是听从内心召唤。因为他明白,如果瞻前顾后,就不可能做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最后的岁月里,王小波又会面对怎样的人生境遇呢?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点在看,做个独立的思考者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在看做个独立思考者 ↓↓↓